這是2020年10月25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拍攝的龍先蘭一家。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習近平:“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翻過山巒,跨過深谷,通往湘西十八洞村的柏油路,新建之后又再次拓寬,迎接著川流不息的車輛人群。家家戶戶掛起的大紅燈籠,仿佛都在翹首期盼遠方的來客。
“真希望總書記再來看看,我已經成家了,我的女兒就叫做龍思恩,長得可漂亮嘍!”端起自家的金蘭土蜂蜜,村民龍先蘭笑得暢快。
龍先蘭曾是村里有名的“刺頭”。他小時候因為家庭變故性情孤僻,長大后游手好閑、嗜酒成癮,哪家的姑娘都嫌他“又窮又懶”。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陵山區腹地的十八洞村看望貧困群眾。得知村里光棍漢多,總書記笑著勉勵大家,要加油干,等窮根斬斷了,日子好過了,媳婦自然會娶進來。
那時,龍先蘭還在外面“混日子”。聽說總書記走后派了扶貧工作隊,他匆匆趕回村。
扶貧工作隊隊長不僅認他做了兄弟,幫他申領小額貸款,給他引薦了養蜂的師傅,還將他列為重點幫扶對象。
“聽總書記的話,自己加油干,好事自然來。”
2015年,十八洞村相親大會上,有了一技之長的龍先蘭,用一句話贏得了鄰村姑娘的芳心:“我沒有才藝,但我有力氣,哪個愿意跟我走,我讓她幸福一輩子!”
特色種植、鄉村旅游、勞務輸出、苗繡制作……3年多光景,十八洞村多措并舉,摘掉了貧困帽,龍先蘭也從三箱蜜蜂養殖開始,徹底改變了人生命運。
十八洞村群眾的脫貧,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還惦記著十八洞村大齡青年的“脫單”問題。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
“7個,就是‘脫單’的大齡青年7個。”
會場里響起了會心的笑聲。
“我正式提出‘精準扶貧’就是在十八洞村。”習近平總書記向在場的代表說,滿面含笑。
來源:新華社
編輯:陳加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