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為十年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之一。
精準扶貧,從十八洞出發。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作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十八洞村這樣一個武陵山脈十萬大山中的小山寨,這樣一個交通閉塞、極度貧困的小山村,依靠黨的領導、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自身的艱苦奮斗,讓老百姓過上了原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的“山鄉巨變”。
扶貧道路千萬條,產業扶貧第一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號令發出后,十八洞村在外闖蕩的產業能手和技術能手回來了,曾經故鄉只能遙望他們背影的大學畢業生回來了。按照總書記開出的方子,村支兩委帶領村民改變自我、改變現狀,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產業、旅游產業和純凈水產業,創造了60多個農產品和工藝品品牌。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1年的20167元。如今的十八洞村,窮根斬斷了,日子好過了。古老的苗寨,因越來越多的青年返鄉創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到2021年,全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偏遠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角落,無數人的命運因此改變,無數人的夢想因此實現,無數人的幸福因此成就。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鼻Ъ胰f戶的事,離不開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離不開上學、醫療、就業和養老。從“十八洞”出發,品嘗幸福生活,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聚焦鄉村、聚焦民生,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绷暯娇倳浶南等嗣?、情系百姓。他的殷殷囑托和百年大黨的莊嚴承諾,一定會為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廖志坤
編輯:陳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