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龍建還在思源餐廳下廚,接待顧客;施群翠也在景區帶領游客參觀學習、為研學團講解微黨課。晚上,他們登上湘西邊城機場試飛飛機,40多分鐘后順利抵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見證了已近在眼前的湘西航空時代。
3月31日,執飛湘西邊城機場實地驗證試飛任務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空客A320型飛機,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后,從湘西邊城機場跑道起飛,于當晚21時28分,降落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4月4日,作為十八洞村民代表參與體驗、乘坐試飛的龍建、施群翠二人,談起他們的湘西邊城“初體驗”時,仍意猶未盡,期待通航后再次乘坐。
龍建是2013年十八洞村實施“精準扶貧”后第一批返村的年輕人。他當過村主干,也順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如今是村集體經濟思源餐廳的主廚。村民施群翠則是十八洞景區的一名講解員。
事實上,他們二人都并非第一次乘坐飛機。當龍建談起自己第一次乘坐飛機的經歷時,他的思緒仿佛也隨著飛機攀升,回到了9年前。龍建第一次乘機時,恰逢十八洞村發展獼猴桃產業建設的關鍵時期。當時,精準扶貧實施不久,十八洞村正積極尋找長久的產業依托,遍布在山里的優質野生獼猴桃資源給了駐村工作隊啟示。可是,十八洞村根本就沒有可以大面積種植獼猴桃的土地,想要采取“飛地經濟”,老百姓卻從未聽過這些陌生的詞語,不理解的聲音此起彼伏,工作推進困難重重。
2014年9月,第八屆國際獼猴桃研討會在四川都江堰舉行。花垣縣委組織十八洞村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和村民代表去都江堰現場考察。于是,龍建和村主干們帶著“任務”出發了。
“動心!”時隔9年,龍建仍難掩心中的激動,“看到那邊家家戶戶都開著奧迪、奔馳,心里發展獼猴桃產業的信心更堅定了。”
從都江堰回到十八洞村后,獼猴桃產業的推進工作出奇的順利。在離十八洞村不遠的道二鄉流轉了1000畝土地,創辦了十八洞村最重要的產業項目之一——千畝獼猴桃產業園,并與花垣縣苗漢子果業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合作,對獼猴桃產業實行公司化運作。
龍建見證了十八洞村獼猴桃產業從無到有,再到連續6年為村民分紅,也見證了湘西邊城機場試飛,并期待通航。
和龍建一樣期待通航的還有施群翠。
機場、機票、機翼、飛機內飾,空中夜景……施群翠從進入機場,到登上飛機,再到飛機起飛、降落,她不停地用手機記錄。“雖然以前在銅仁坐過飛機,但是一想到這是在家門口坐飛機,就感到無比自豪和興奮,也忍不住想多拍點照片和視頻紀念。”
“可惜的是,由于起飛時間太晚,沒能從空中看到十八洞村。只能隱隱約約看到黑暗中的點點燈光,慢慢地向城市聚集。”施群翠說,“等航班開通,一定要選擇一個更好的時間點,再乘坐一次,感受一下飛機視野里的十八洞村和矮寨大橋。”
“航班開通后,我最想去北京。去天安門看升旗儀式,去故宮,去萬里長城……”龍建同樣也在規劃,“然后再去一次成都,去看看上次忙著考察沒能一見的國寶大熊貓。”
施群翠上飛機前發了個朋友圈,等抵達長沙之時,她的朋友圈里炸開了鍋。滿屏的留言全是對飛機通航的期待。
“邊城機場坐飛機感覺怎么樣啊?”
“什么時候開通啊?”
“機票貴不貴?”
“我也想坐飛機回湘西!”
“下次回家就方便了!”……
雖然很多問題施群翠也回答不上來。但是她告訴朋友:“快了,快了!湘西的航空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
來源:團結報
作者:田 浩
編輯:張立